在经历过全民中病毒,然后全民安装杀毒软件,再到现在大量电脑裸奔,杀毒软件正在走向鸡肋,走向杀毒软件已死必由。在这个世界上,常常会发生一些出乎预料的事情。比如说辛辛苦苦的写了一个月的论文,眼看写完快交稿了,结果电脑中毒死机了,论文全没了。那可真是一朝回到解放前,听见自己的心在滴血。
$ B) n, M' v: o$ ~7 K不和你开玩笑:杀毒软件已经死了! g& x2 A* P& V0 k
杀毒软件2 v/ N' Y8 O7 b. W7 ]
其实像电脑中病毒这样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经历过。虽然不是每个人的经历都是那么的痛彻心扉,但是一定都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。: U. ] W9 R+ ?3 e3 d
免费杀软流氓绑定
1 Z1 V X$ l# m% d7 f Google Chrome的安全负责人Justin Schuh和前Firefox开发者Robert O'Callahan曾经在不同时间、不同场合表达过同样的态度:用户应立即卸载杀毒软件。: {4 u1 X, I6 Q& `1 j( z4 d
之所以专家们会表达同样观点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相似性,即杀毒软件尤其是免费杀毒软件,不但无法帮助用户完成杀毒功能,还会绑定用户浏览器,获取用户信息,同时为用户自动下载自己的"全家桶"安装包,几乎与流氓软件行为无异。我就想问一句,这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,杀毒软件已经与流氓软件同流合污了呢?# R( z$ w- }2 g* k. G5 `* Z1 h
道高一丈魔高一尺: x ]4 F8 y8 {8 P3 q% g0 x" |
不同于我们通常认知的"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"的俗语,在杀毒软件与病毒出现之间,则是面对每秒4个新病毒的节奏,杀软也拯救不了崩坏的互联网,杀软再也赶不上并不蔓延的速度和新病毒出现的频率。
5 [: F1 i. b/ d 这是由于病毒与杀软之间的逻辑关系决定的。通常来讲,杀软就像人体中的抗体,一种抗体对应一种病毒,但是一旦病毒发生"恶意"变异,人体中的抗体将不再对这种病毒有效,就面临生病的危险。& E: |4 z; a% @! w) r/ o& r
也就是说,一旦黑客对通过加密工具,将计算机病毒变异,杀毒软件就会无法识别这个穿着马甲的病毒了。
4 a' k i( q! Q7 ?3 @ 随着有组织的网络犯罪发展壮大,创造出很多新型恶意软件,可迅速改变其特征。比如crypting就是其中一种,开发者可使用加密工具转换同一种恶意软件的代码,使之无法让杀软识别,构成"变异"。如今,零日漏洞检测率已经从平均80%下降到了70%以下。
/ \3 l- |' k5 j, d1 x! K; x 杀软有可能成为毒帮2 M* q* ]# l+ M) m3 S1 h4 |% h, c
根据FBI数据显示,去年罪犯从勒索软件上盈利高达10亿美元。可以看到杀软不但无法为用户防范病毒攻击,有时还会成为帮凶。所以,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企业用户,都应该知道杀软早已不是病毒的万能挡箭牌。( t7 E; {& ~% F4 E! c0 J, ^7 `
既然单一的杀毒软件不能有效防御,还可能会为我们带来麻烦,那要想让电脑不受到病毒攻击应该怎么做呢?这里给大家提三个意见:
& w g, Z6 F& v" [/ Y8 J1 Y+ b* Y 第一,要更新补丁。系统维护工程师就像是一个大家族的管家,得随时关注是不是哪一个房门坏了,还是哪扇窗破了,一旦发现问题需要马上修补。7 n" A" e" z% `3 h1 ?7 \9 h
第二,要升级密码。你的密码还是12345678或者87654321?要是被我猜对了,我拜托你关掉视频后,快点儿去改密码。不知道改成什么样?来,拿张纸,按照这个来改。
5 S( }. G( G% B3 O6 N0 ? l" ^* x最后,你还可以开启双重验证。可以为每个账户设置不同的密码,加密电脑和手机,并及时备份重要信息。 |